DOBBY“口袋”無人機外形小巧、掌上起飛、自動跟拍、語音操控,它基于高通無人機平臺設計。然而,芯片商并不會對無人機提供交鑰匙解決方案。那么是誰在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呢?
外形小巧,掌上起飛,自動跟拍,語音操控……DOBBY“口袋”無人機自推出以來,就受到了許多消費者喜愛。如果你是無人機發燒友,那你可能知道,這款無人機是基于高通Snapdragon Flight無人機平臺設計的。但是你可能不知,對于無人機這樣的小眾市場,芯片商并不會像智能手機那樣提供交鑰匙解決方案。
圖1:小黑俠跟拍無人機(左)和DOBBY口袋無人機(右)
在2015年之前,無人機需要多塊板卡才能實現飛控、圖像處理和通信等功能。那時要設計制造智能手機般大小的、重量低至200g以下的智能無人機根本不可能實現。2015年下半年,高通推出了基于驍龍801處理器的Snapdragon Flight無人機平臺。這個平臺集成了CPU主板、視頻編碼器用板卡、GPS用板卡、攝像頭板卡和無線通信用板卡等7塊板卡,從而極大降低了消費級無人機開發的難度和成本。但是無人機開發中還有一項技術難點,即操作系統連接芯片的底層技術門檻非常高,開發難度很大。
大多數無人機廠商或初創團隊的核心技術主要聚焦在算法等上層應用的開發——他們很難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去開發操作系統。因此,想要推出消費級無人機產品依然非常困難。為此,中科創達基于Snapdragon Flight無人機平臺推出了無人機核心計算模塊(SoM)一站式解決方案。
那么,你可能會問,中科創達的這個一站式解決方案具體包括哪些東西,交鑰匙到底能到什么程度,或者說能夠為終端客戶帶來哪些優勢吧?
前不久在高通4G/5G峰會上,中科創達主管智能硬件業務的副總裁張書濤先生發表主題演講,并接受了EDN China的獨家專訪。張書濤告訴記者,System on Module(SoM)核心計算模塊集“核心板+操作系統+算法”于一體,包括了從硬件PCBA量身定制、結構整機散熱優化、操作系統裁剪設計、外設傳感器性能優化,到圖像處理與傳輸性能調優、GPU模塊高性能支持、無人機數據控制流等軟件框架方案提供等,并且可以提供給客戶二次開發的飛控、光流、圖像處理算法和應用開發的全套SDK。
圖2:中科創達智能硬件業務副總裁張書濤先生
中科創達和高通合作多年。在開辟IoT市場方面,雙方組建了一個合資公司——重慶創通聯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Thundercomm)。張總同時也兼任該公司的總經理。創通聯達目前的主要市場包括無人機、VR、機器人和攝像機四個方向。
在IoT的產品鏈中,中科創達所處的位置類似方案商。IoT產品設計從芯片到終端,它們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圖3:中科創達在IoT產業鏈中的作用是彌補芯片到終端的鴻溝
“之前大家習慣了ODM/OEM的模式——芯片商負責參考設計,ODM/OEM負責參與構想、生產制造等。智能手機參考設計是長期積累形成的,而IoT市場是長尾市場,并且新的東西太多,所以沒有參考設計。IoT廠商很多都是初創企業,它們在開發高通平臺時沒有技術積累。因此,中科創達所要做的就是把平臺的問題解決掉,加速客戶產品設計。這樣客戶就不用建立很大的團隊去熟悉平臺,而可以把精力集中到產品上。這就是‘一半的時間,一半的成本’的概念。”張總表示,“Snapdragon Flight其實就是給了一個讓產品飛起來的概念,但是在產品實際量產的時候,需要考慮可量產性、射頻調諧、攝像頭調整、信號完整性、EMI/EMC等等。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出來的。”
圖4:ODM/OEM的挑戰
圖5:“一半的時間,一半的成本”,即終端廠商采用創通聯達方案雖然會花一部分錢,但是在總體研發支出上則會更少,并且出貨時間也更快
圖6:創通聯達無人機解決方案
最近有消息說,無人機今年增速開始放緩。張總對此評論道,無人機細分起來包括軍用、行業、專業拍攝、個人和玩具等。現在也有廠商在用SoM作專業級無人機。目前無人機仍是新興市場,遠未飽和。因此,中科創達需要做的是把這個平臺做得更成熟更穩定,并集成更多的算法,為客戶提供更具差異化競爭化的產品。
那么對于現在最熱的兩類智能硬件——無人機和VR,它們在設計上主要遇到的難題有哪些呢?張總回答說,無人機和VR這兩種產品差異還是挺大的。
無人機是個技術驅動型的終端。像大疆這樣的公司做的是專業拍攝的無人機,需要專業的操控、很強的攝像頭,并且要飛得很遠很高。另一個極端是幾十塊錢的無人機玩具。中科創達提供的無人機解決方案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專業拍景的無人機需要專業操作,需要通過學習去拿飛手證書,實際上不是一個消費品。中科創達的無人機解決方案則主要面向個人消費品,去實現跟拍。拍攝距離從幾十米到一百多米,通過WiFi連接。它跟玩具一個很重要的區別是,它拍攝的效果一定要去追求單反相機的水準。另外,它在飛行的時候要能智能操控,比如可以自動避障,室內室外、不同場景/光線下可以自動適應——水面飛行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VR是個內容驅動型的終端。高通有很好的技術平臺,但是ODM、OEM在落地的時候,目前還沒有廠商能做出有很好內容體驗的硬件設備來。另外,各個廠商在做出設備之后,在光學調校上也有很大的差別。
最后,談到無人機未來可能會有哪些創新,張總認為,無人機未來將由“智能(smart)”向“智慧(intelligent)”發展。這意味著它會有自主的思考和處理方式。“現在無人機的痛點在創新上,大家只是將無人機當相機用,長久來看是一個飛行機器人。比如說,飛:以后無人機飛行將更自由,任何場景都可以飛。拍:無人機性能接近單反;能夠實現智能拍攝(根據用戶笑臉、小狗跳起等特征抓拍)。在控制方面,無人機將加入人工智能和更多傳感器,實現自動避障。